很多人没有意识到,短视频其实在传递信息方面有很大的局限性。
我今天在上班的路上看了一个视频。 当时觉得UP主牛逼,表达流畅,逻辑缜密,认知水平堪称抖音天花板。 我立即将视频添加为书签。
午休的时候,我用工具把这个视频转成文字,准备提炼中心思想,做笔记。 看着这些抄录的文字,我发现那种被雷劈的感觉已经完全消失了。 这些话不仅显得过于啰嗦,而且文章的结构是颠倒的。 经过深思熟虑,甚至有些结论经不起推敲。 后来努力打磨和调整文字,发现视频时长将近10分钟,核心内容到最后也不过两三百字,信息量跟不上我看的时候的感受。视频。
现在是什么状况?
想了想,我觉得视频和文字这两种媒体的传播属性是截然不同的。
首先,视频传递的信息是全方位的。 作者的身体、外貌、表情、声音都通过视频传达出来,观众在接收时会感受到巨大的信息量。 这种丰富的表达层次,很容易让观众被作者的思维带走。
其次,视频在时间维度上是线性的。 我们没有时间思考当时听到的内容,通常也不会停下来观看。 因此,看视频时思考的深度是比较浅的。
第三,音视频本身具有“不合逻辑”的特点。 在内容表达上很散漫,可以稍微延展一下,又不会让人觉得破坏了主线。 但到了文字上,就不一样了。 课文逻辑性强,前后句必须有结构上的联系,有递进和支撑的关系。 如果破坏了这种严谨性,读者的感知力就会大打折扣。
这些特点决定了大部分视频在信息内容、表达准确性、逻辑性等方面实际上都落后于文字。
当我们看一段视频时,很容易感到耳目一新和受到打击,但如果我们遵循费曼学习法的原则——能复述的才是真正吸收的——我们会发现视频提供的价值远不及怎么看怎么这么有钱。
这么说的目的,我想表达的是,在全民短视频时代,文字依然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。 最好的学习方式仍然是阅读和写作。 建议少看视频,多看书。
@本谷达-的微博
限时特惠:本站每天持续更新大量内部大咖创业教程。 一年会员只要158元。 网站上的所有资源都可以免费下载。 点击查看详情